盛夏时节,山清水秀的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塘下村到处水果飘香。位于果园边的多好果蔬专业合作社厂房内,数十位村民眼疾手快分选、分装奈李,边上外地采购商坐等发货。“奈李、桃子等水果采摘上市一个月以来,日均销售40多吨,直销广州、上海、北京、长沙等地,实现了产销两旺的目标。”为提升采收供货能力,合作社负责人曹仪书加紧调度人力。
眼下,正值水果丰产上市期,塘下村黄金奈李、翡翠奈李、鹰嘴桃、黄桃等水果达到最佳甜度,迎来了采收、销售的热潮。“我们依托移民政策扶持,通过破旧立新、改桔换李,实现质效齐升,推动果业发展。”塘下村支书罗革孙感慨道,“塘下水果甜,移民日子更甜!”
塘下村地处罗霄山脉南麓的大山深处,全村总人口1035人,其中水库移民602人,有9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被列为了重点移民村。
多年来,柑橘产业一度成为塘下村种植主导产业。然而,好景随着汹汹袭来的黄龙病戛然而止。黄龙病的肆虐让塘下村的柑橘酸涩难卖,桔农欠收失收、损失惨重,村民们一度忧心忡忡、焦虑不安。“那段日子,大家整日私下谈论的、集中向村里反映的都是这个问题。”担任多年村干部的罗革孙回忆。基于“黄龙病只传染柑橘树”,改种新品种势在必行。在专家建议和当地移民部门、乡镇引导下,塘下村决计改种奈李、桃、梨等水果。果山大面积迭代更新,涉及铲除病树、土地耕整、技术更新、新苗购置、组织栽种等多方面,不仅要面对资金匮乏、工程量大、工期紧等困难,还要解决有健康柑橘存量的不愿改、外出务工的没时间改、担忧改种改不出效益等诸多问题。获悉情况后,汝城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通过深入实地摸清实情、积极争资立项加大扶持力度,为塘下村水果产业量身定做了“脱胎换骨”式改种方案,囊括了扶持土地耕整、举办管培、设施建设等方面。
说干就干,汝城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积极落实产业奖补,按照每亩1200元标准支持果树改种,为全村种植户注入“强心剂”;动员塘下村干部组织召开多轮村民代表大会,逐个解疑释惑,统一全村思想;举办多场改种管培,助力果农转换思路、提升技能;督促施工方开足马力抢时作业,3个多月完成1200多亩果园改造提质......在移民部门的牵头引导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次年春种时,塘下村漫山遍野改种了新果树,重焕了新生机。同时,汝城县还投入移民资金500多万元,拓宽硬化果园连通外部的唯一主干道路12余公里和果园内生产便道15余公里,在果园布局安装190多盏太阳能灭虫灯,并健全完善果园排灌设施,极大改善了果园的交通运输和灌溉条件,让果农对果树养护和果子出山没了后顾之忧,腾出更多精力进行精管细护。
“移民扶持连续不断,资金花到了刀刃上,实事办到了心坎里,没齿难忘后扶之情。”罗革孙说,移民后扶政策实施以来,在该村累计投入500多万元,实施了20多个产业项目,惠及水果产业各主体,为做强做大水果业注入强劲动能。得益于后扶政策赋能驱动,如今,塘下村种植发展奈李、桃子、翠冠梨等多类水果1800亩,亩均产值逾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万元,亩均收益超5000元,光伏发电和九节带电站等新旧项目也促进了兴村富民。去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集体收入达到39万余元。
扶出新动力,开创好光景。靠着改种新果子,塘下村移民罗剑飞不仅建起别致新房,还购置了载客航船,载运沿线群众到滁口赶集,日子越过越红火。多好果蔬合作社每年销售额超400万元,带动100多村民人均增收6000多元。“我要带着移民帮扶情,带动乡亲们种好金果子,一起过上好日子。”展望未来,身兼汝城县奈李协会会长的曹仪书踌躇满志。(朱中意 邓生祥)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