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风暴席卷了新德里,其始作俑者竟是曾与印度称兄道弟的特朗普政府。 上个月还在国际场合亲密无间的莫迪和特朗普,如今却因华盛顿突然宣布加征关税而剑拔弩九游娱乐张。美国此举毫不掩饰,直接将两个月前印巴空战中印度空军的损失报告摆上谈判桌,将南亚大国逼入了尴尬的讨价还价境地。
这出戏的开场,还得追溯到年初莫迪访美之时。 当时,莫迪满怀希望,欲将印美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然而,白宫热情洋溢的欢迎仪式背后,美国空军却运送了一批戴着镣铐的印度非法移民入境。此举无疑是对印度的公开羞辱,更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政府竟公开了印巴空战中印度失踪飞行员的具体数字,这与巴基斯坦方面的数据惊人地一致。 这位以言辞强硬著称的美国总统,此次的举动与巴基斯坦的步调出奇地一致,而美国军方突然加速淘汰现役装备的举动,更是加剧了新德里的不安。
细究美国近期退役装备清单,其中端倪令人深思。 包括能携带24枚巡航导弹的B-1B战略轰炸机、大幅削减采购量的F-35战斗机,甚至连在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的A-10攻击机,都被列入淘汰名单。 这些举动紧随印巴空战之后发生,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美军装备在实战中暴露出的致命缺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印巴空战中,印度高价购入的阵风战机竟然败给了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甚至连自家的米格-21都被击落,这无疑狠狠打了印度的脸。 五角大楼虽然未公开承认,但其迅速更新换代军事装备的行为,已充分暴露了其内心焦虑。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精准打击,源于其对印度经济结构的透彻了解。 尽管印度的全球经济排名不断上升,但其经济结构却极度依赖服务业。 高达70%的GDP来自酒店餐饮和IT外包等服务行业,抗风险能力极低的制造业则显得异常脆弱。 华盛顿正是抓住了这一弱点,精准发动关税战,犹如掐住了印度的七寸。 去年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高达243亿美元,这成为了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的“完美借口”。
莫迪政府如今尝到了与中国对抗截然不同的滋味。 过去,印度凭借西方国家的支持在边境问题上屡屡强硬,如今却成了美国手中的筹码。 走投无路的印度政府,开始转向中俄,其态度转变之迅速令人瞠目结舌,甚至积极推动此前极力反对的中俄印三方机制。 多年来,印度在国际组织中奉行双重标准,在上合组织谈合作,转身却参与四国机制对抗中国;在金砖峰会上高唱和平,私下却阻挠中国企业的项目,如今却迫不及待地寻求与中国的合作,甚至在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上也试图插手,这如同川剧变脸一般令人难以置信。
印度的困境,根源在于其摇摆不定的战略。 自诩为不结盟运动领袖,却在东西方之间摇摆不定,在军购方面更是竭力讨好两边,一边购买俄罗斯的S-400导弹,一边签署美国的军火大单,最终却弄巧成拙。 美国此次抓住的正是印度这种机会主义外交的软肋。 多年来,印军装备采购中的回扣丑闻频发,军事现代化流于表面,在真正的战争考验面前,其虚弱性暴露无遗。
印度的困境给区域局势带来了新的变数。 美国自建的印太战略被特朗普政府亲手推翻,而印度转向中俄的举动,进一步搅乱了南亚的地缘政治棋局。 俄罗斯借机巩固其军火市场份额,中国则继续推进既定重大工程,对印度的反复无常早已免疫。 而巴基斯坦,则成为这场博弈中最大的赢家,巩固了中巴经济走廊,并获得了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让步。
未来美印之间的交锋值得关注。 特朗普的商人本性决定他会在关税谈判中榨取最大利益,而莫迪则需要在民族主义情绪和经济稳定之间艰难平衡。 中俄虽然乐见多极化格局,但也不会轻易为印度的政治投机买单。 印度要想在多极世界中挺直腰杆,与其在各大国之间投机取巧,不如先稳固自身,夯实工业化基础。 否则,下次被卡脖子时,恐怕连喊疼的力气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