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库庄镇黄桥社区,作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村,承载着跨越千里的乡愁与希望。
2011年6月23日,696位村民告别故土,乘着13辆大巴车,历经6小时颠簸,在豫中平原的库庄镇扎根落户。这片占地100亩的新家园,规划建设了192栋白墙黛瓦的房屋,配套小学、文化广场与社区服务中心,成为移民群众的“第二故乡”。
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黄桥社区积极探索实施“网格化”服务治理模式。社区将192户居民精细划分为3大网格、16小网格,确保每个网格覆盖范围科学合理。划分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走访调研,充分考虑居民生活习惯、特殊群体分布等因素,让网格划分既符合管理需求,又贴近民生实际。
在网格员队伍建设上,通过公开招募、民主推选,组建起一支由4名“两委干部”牵头、16名党员骨干带动、16名群众代表参与的36人网格员队伍。其中,既有熟悉社区情况、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也有充满活力、善于运用新技术的年轻居民。
依托“线上微信群+线下服务站”双线平台,该社区构建起“党员联户、干部包片”的全方位服务网。社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精细化治理为抓手,构建起具有黄桥特色的基层治理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户长成为连接社区与居民的重要桥梁。社区通过严格选拔,挑选出在群众中威望高、责任心强的居民担任户长,并建立完善的户长考核激励机制,用拉家常的方式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
凭借高效治理,该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居民生活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一幅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在黄桥社区徐徐展开。
曾经,黄桥社区集体经济薄弱,发展之路困难重重。然而,近年来,智能化温室大九游娱乐棚里,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为市场供应增添了新鲜活力;金银花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社区的又一特色产业亮点,社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发展,社区充分发挥地理交通优势,积极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源。通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制定专项招商方案,以优厚的政策条件和贴心的服务,成功吸引3家全屋定制公司入驻黄桥社区智能家居产业园。
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的“双增长”。与此同时,社区投入80万元移民资金,在厂房屋顶安装光伏板发电项目,为村集体稳定增收注入新动力。
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社区成功引入河南盈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450余亩土地入股,企业投资3000万元建设大棚养殖全蝎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顺利建成150个大棚,完成黄粉虫养殖及全蝎投放 800万只,采用黄粉虫喂养全蝎的生态模式,实现了绿色循环发展。二期工程400个大棚,正在建设中。
该项目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可为社区年增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并提供50个就业岗位。如今,蝎子养殖产业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成为社区特色产业的新名片。凭借一系列特色产业的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65万元,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
此外,黄桥社区始终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将便民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便民超市、标准化卫生室、快递驿站等场所一体化融合到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自助服务、图书阅览等功能区域,为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
如今的黄桥社区,治理有序、产业兴旺、民生殷实,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熠熠生辉的“幸福样板”。(李弦 潘兆婷)